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项目治理 > 正文

建设项目治理中的若干基本问题探析

时间:2019-02-14   来源:《项目管理技术》 作者: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沙凯逊
科层系统”[11]。管理和治理之间的混淆必然导致逻辑上的混乱:一方面,主张管理与治理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又明确无误地将项目治理(也就是“企业项目管理”)纳入管理的体系[11]。
本文对PM学派的立场、观点及其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如下:如图3所示,从企业本位的立场出发,PM学派把项目和其发起者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科层组织内的“项目-母组织”关系,把建设项目视为“企业内部的企业”。上述立场和观点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两类项目的混淆。既然I型项目和II型项目都采用本质上相类似的治理结构,就没有必要将它们严格区分开来。二是管理和治理的混淆。既然项目和母组织之间是科层组织内的上下级关系,用“企业项目管理”代替“项目治理”的做法就没有什么不妥,是可以接受的。
 
图3 PM学派:立场、观点及其结果
 
在方法论的层面上,PM学派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学术流派和研究范式之间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关系。但是,一旦把某种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就要力求在该理论的分析框架内做到“自圆其说”而不是相反。PM学派在这方面的问题是:一方面,认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比其他理论更加适合于项目治理的研究[3];另一方面,在应用这些理论时表现出不彻底和不一致。比如,治理和管理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分属不同的层次:前者的目的是获得正确的治理结构;后者则是在给定的治理结构内实现正确的短期资源配置[15]。而在PM学派的一些文献中,特别是在有关多项目管理的文献中,治理和管理往往被放在同一个层次。再比如,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在交易的3个维度中,资产专用性比其他两个维度(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受到特别的重视[7]。而特纳和基根(Turner and Keegan,2001)在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项目团队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时,却认为资产专用性不是主要压力[14]。他们在文章的一开始就强调,项目是为了适应定制生产的需求而产生的[14],随后又指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最重要的资产[14]。既然已经认识到定制是项目的主要特征,而定制本身必然带来较强的资产专用性;既然已经认识到隐性知识是最重要的资产,而隐性知识的本质是专用的,似乎就不应该在分析中忽视资产专用性。
与PM学派不同,项目治理的一般学派是从对建设项目的研究中派生出来的。文献分析的结果表明[13],该学派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埃克尔斯(Eccles,1981)的文章《建筑业中的准企业》[6]。该学派采用项目本位的立场,把建设项目视为临时性的多边组织(temporary multi-organization)[16],认为项目治理是内在于特定项目之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是双向进行的[13]。一般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在建设项目治理的研究领域得到较多的关注和应用[5,16-17]。但是,从整体上看,一般学派在项目治理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远小于PM学派。当前在多项目管理和项目治理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标准和指南都是以PM学派为基础,PM学派的话语权由此可见一斑。
PM学派的强势话语权可以从理论发展的路径依赖性得到解释。如前所述,项目治理的PM学派继承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传统。PMBOK在项目管理领域的成功表现赋予它“理论正确”的强大惯性。PM学派在项目治理领域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正是这种惯性作用的结果。
4.对建设项目治理研究路径的再思考
项目属于介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混合型组织,因此同时具备市场和企业的性质。就适应性而言,项目既有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自发性适应(autonomic adaptation),也有通过命令实现的协作性适应(cooperative adaptation)。以建设项目为代表的Ⅰ型项目和以企业内研发项目为代表的Ⅱ型项目是现实中的客观存在,它们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在经济组织的“谱系”中,市场和企业位列两端,Ⅰ型项目离市场较近,而Ⅱ型项目更靠近企业这一端。西蒙(Simon,1991)在《组织与市场》一文中设想了一位“来自火星的神秘客人”在空中观察人类社会结构的场景,他看到的是“由红色线条连接的大片绿色区域”,其中红色线条代表市场,绿色区域代表企业[18]。在项目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的今天,如果这位来客再次光临地球,他可能会看到更多的颜色:代表Ⅰ型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PMO评论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延伸阅读:

本站推荐

  • 独家PMO、项目经理和敏捷教练学习材料,欢迎阅读!

    第十二届中国PMO大会会刊资料,主题 :拥抱变革 展现PMO力量;第十一届PMO大会(线上会议)会刊资料,主题:解码战略 赋能项目 PMO笃行致远;第十届P...

  • 第十二届中国PMO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由PMO评论主办,以“拥抱变革 展现PMO力量”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PMO大会在京成功召开。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俞彪秘书长、《项目管理技术》杂志...

  • 2022第十一届PMO大会(线上会议)成功召开

    PMO大会是PMO评论主办的全国PMO专业人士年度盛会,是业内了解PMO前沿理论与资讯,分享PMO最佳实践经验,彰显PMO价值的高端会议交流平台。至今,PMO大会已...

  • 2022第三届中国项目经理大会成功召开

    由PMO评论主办,以“鏖战项目 使命必达”为主题的2022第三届中国项目经理大会于11月26-27日、12月3日以三天线上会议形式成功召开,大会特邀29位来自华为...

  • 2022首届中国敏捷大会成功召开

    12月17-18日,由PMO评论主办,以“拥抱变化 拥抱敏捷”为主题的2022首届中国敏捷大会以线上会议形式成功召开,大会特邀来自腾讯、京东、美的、海尔、OPP...

  • 2021第十届PMO大会线上会议成功举办

    由PMO评论主办,以“探索中奋进 领航PMO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届PMO大会于2021年8月28-29日、9月4-5日以线上会议形式成功举办。来自华为、亚马逊、京东、...

  • 第二届中国项目经理线上会议成功召开

    11月27日,由PMO评论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项目经理线上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执项目牛耳 悟管理精髓”,来自腾讯、京东、阿里云、大族激光、用友...

  • 从联想的战略升级解剖PMO的价值︱PMO案例分享

    PMO: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项目管理办公室。一般企业的PMO有两种大的存在形态:1)公司的主营业务本身就是以项目开展的,公司需要成立PMO管理业...

more >>

活动圈

more >>

公开课

more >>

书刊柜

  • 《娓娓道来:高效项目管理100法》

    《娓娓道来:高效项目管理100法》

    本书从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出发,对每个知识领域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剖析。无论是计划管理的“边界条件”、风险管理的...

  • 《PMO论文集(2016)》介绍

    《PMO论文集(2016)》介绍

    和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相比,PMO(项目管理办公室)无疑是很年轻的,国外最早出现这一部门是在20世纪90年代,而...

  • 《成功的项目始于卓越的管理》

    《成功的项目始于卓越的管理》

    《成功的项目始于卓越的管理》重点介绍了很多浪潮在推动组织级项目管理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工具、模板,如项目...

Copyright © 2023 PMO评论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7062359号-2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1152463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hinapmo.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PMO评论网微信公众号

PMO评论网微信公众号

PMO评论网微信公众号

PMO大会微信公众号